新筑中心小学——杨义君
我叫杨义君,女,1994年7月29日生,教龄4年,新筑中心小学英语教师。2021年12月份初,无情的疫情席卷了西安市,让大家都措不及防。我清楚的记得12月20日,凌晨四点校长在工作群里发布了通知停课。早晨校长召开紧急会议,他强调,非常时期大家一定要在做好线上教学工作的同时,做好各项防疫工作。有了上一次网上教学的经验,这一次的线上教学有序展开。12月22日下午接到港务区教育系统征召志愿者的征集令后,我义无反顾的参加了。与此同时,我老公也报名参加了单位的志愿者招募。
12月22日晚上八点多,志愿者群里发通知说晚11点之前带好被褥及个人随身物品去铁一中陆港中学集合。我家在临潼,家里的车被老公开走了,交通工具管制不能乘坐,我就联系亲戚家的车送我来陆港中学。晚9点我收拾好东西,出发了,因为家里离的相对有点远和交通管制的原因,特别堵,我堵车4个小时行多小时才到达铁一中陆港中学,同事张老师接我送我到四楼楼口已经是夜里1点多了。匆匆洗漱休息。12月23日凌晨5点多,楼道里就有宿舍管理人员说要迅速起床有任务。就这样匆忙的一天开始了。西航花园社区,先是在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让来做核酸的群众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后来拿着喇叭去楼底下喊,让没有核酸的老人小孩全部来做核酸。之后就是扫楼,我和一起来的郭老师一组,被分了4栋楼,爬楼梯敲门我不知敲了多少门,上楼下楼,全身出汗,累的还差点因为踩空楼梯台阶摔倒,我和郭老师还敲到两家密接者,我们迅速向上面汇报反映。
12月25日早晨起来就下雪了,前一天统一发的棉马甲穿在身上比上一次暖和一些。学校送来的暖贴贴着特别暖心。当天的任务还是核酸检测,我和同事们冒雪来到西航花园社区,,穿着防护服做引导和秩序维护,一站就是6个小时,从腿脚冰凉到酸痛到麻木,我自己暗暗的在心里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为了自己生活的家乡,我们西安人一定会战胜疫情,加油。
之后每次的防疫任务都是在人工通道做信息输入,扫试管和扫楼。为了避免感染和更好的集中防疫工作,从12月23日到1月12日我一直和同事们住在铁一中陆港中学,期间没有回过家。和老公只是打电话说让他照顾好自己,同时也做好防护,因为他也在防疫一线工作。
从西航花园社区的核酸点到中冶工地的核酸点,从开始不会穿防护服,到之后熟练穿防护服。寒风中尽管双手双脚已经冻的肿胀麻木,还是敲着键盘登记着信。同事们都很珍惜防护服等物资,宁愿不喝水,因为穿上防护服不能去厕所,去厕所这一身防护服就得脱掉。我们基本上都是不喝水,穿上防护服一工作就是好几个小时,憋尿,小肚子都不舒服。以前在家吃饭要挑三拣四,当志愿者吃饭时间不太固定,因为天气冷,吃的饭也是不太热的,手冻的打哆嗦,吃饭的时候筷子也拿不住。记得最晚的一次,忙完都11点多了,真的很累很累,但我依然会继续坚持!
相互带手套的我们是可爱的,大家工作一天,摘下口罩脸上的压痕是美丽的,黑夜里寒风中路边吃饭的场景是难忘的,领队张老师饿到三口吃一个冷馒头是难忘的。
困难和累是有的,但也有暖心的时光,这些都是我人生中难以忘记的美好瞬间。也让我自己成长蜕变,变的更强大。这些坚强和执着也会印在我们每一个西安人的血液里骨髓中,成为这个拥有十三朝古都的文化软实力,让这个古色古香的城市更有韵味,疫情过后,西安古都更美丽。
作为志愿者,我很荣幸,身体上的累不怕,因为大家的心是暖的,有校领导坚实的大后方做后盾,送来各种关怀和温暖。苦也不惧,因为新小这个大家庭,我们一起工作的志愿者同事大家彼此关心照顾,有工作抢着干,眼里都是活,井然有序,领队张老师和经验丰富的高老师带着大家,我们新筑中心小学志愿团队很团结。
疫情无情,人有情,困难是暂时的,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从12月23日到1月12日我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疫情防控、担当有为,直到打败疫情,我坚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西安一定会“疫”陕而过,长安一定会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