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陕西师范大学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师生“急难愁盼”,从师生身边事、生活事出发,织密“办事网”,打造“先锋岗”,为全校师生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刷新师生满意的“新标尺”,切实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教师情绪小课堂,释放压力增信心。为帮助广大教师在工作学习之余学会调节情绪、疏导压力,进一步做好教师人文关怀,开展“教师阳光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优势,先后推出四期“教师情绪小课堂”专栏,分别从确立目标、及时反馈、深度工作、心流体验等方面向教师进行心理科普。围绕“教师成长与教师关爱”这一主题,学校主动邀请心理健康、体育运动等方面相关专家面向全校教职工作专题报告,从情绪管理、压力调节、运动锻炼、职业发展、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为广大教师提供咨询指导,确保广大教师安心、热心、静心从教。
——资格认证不用愁,社保服务保安心。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关乎校内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学校把退休人员的这件“急事”“愁事”记在心上、抓在手上,在一个半月内,全面完成了该校1244名退休老同志的年度认证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学校充分考虑退休教职工实际情况,依托“陕西养老保险”APP,从通知发布、指南设计、推文制作等方面力求清晰易懂,并开通咨询热线,及时为退休人员在线答疑解惑,确保退休教职工明政策、懂方法、会操作。对行动不便的退休教职工,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走访,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完成认证。依托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生存认证平台,学校积极协调、主动跟进,为10余名认证困难教职工提供兜底保障,切实维护其权益。6名退休教职工旅居国外,学校以本地代办打破时空限制,为其全部完成转换待遇发放渠道,确保他们在异国他乡养老无忧。
——盘活资源解难题,共享空间聚人心。为解决部分跨校区工作教职工教研空间不足的困扰,学校先后建成“红烛”共享研习室18间,设工位44个,2021年10月又完成了两校区共计18间共享研习室的装修改造、家具配置,现有128个工位投入使用。建成后的二期共享研习室,从功能单一的跨校区教师工作空间全新升级为集共享办公、小组研讨、学术沙龙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共享空间,为全校教学科研人员提供24小时开放预约服务。在总结“红烛”共享研习室运行经验成效的基础上,学校有效盘活闲置资源,打破房屋资源壁垒,将共享共用机制由办公空间延伸至休息空间,分层分类筹划建设“红烛”共享休息室和“红烛”共享公寓,重点解决跨校区工作教师午休难的问题。教职工可通过“红烛”共享空间自助预约平台或国资处微信公众号在线查看各房间结构布局、配备设施及预定情况,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共享空间预约审批。
——智能存包小空间,刷脸扫码更舒心。经广泛征询意见,师生们对于图书馆存放私人物品的空间需求强烈。经多方调研、反复论证并结合实际情况,该校积极响应读者诉求,购置10组120个智能存包柜,并已全部完成调试,可为读者提供整日存储服务并面向师生开放使用。后期,还将根据存包柜的具体使用情况,逐步扩大摆放范围,为读者在馆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和舒适的环境。
为师生解难题,为基层办实事,是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是“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题中之义。陕西师范大学将持续深入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