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新城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西安市新城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陕西日报 夏天 姚远

西安市新城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陕西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会在新城区召开。

西安市新城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新城区建设教育优质均衡先行示范区冲刺大会。

西安市新城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编程课堂。

西安市新城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新城区励耘小学“南方舞狮”社团活动。

  西安市新城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全力推进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聚力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按照“巩固基础、打造高地,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系统推进、高标完成”工作思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以“名校+”集团化办学为牵引,协同实施教师区管校聘、校长职级制、绩效增量考核发放等改革措施,精耕细作、积厚成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迈进“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迈上新台阶,“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办高质量教育、建高质量学校”阔步向前。新城区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先进区、全国中小学校挂牌督导创新区,陕西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先进区、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先进区,西安市教育强市建设先进单位等。2020年12月,陕西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会在新城区召开。

  优先保障发展,基础坚实稳固。区委、区政府紧抓教育“头号民生工程”,坚持教育面前无难事,突出优化顶层设计,在政策、资金、人力等予以优先保障,建立完善目标责任、督导评估、考核问责等高效协同工作机制。先后召开教育专题会议18次,出台《西安市新城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配套文件38个。近三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占区财政经常性收入27%,确保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足额发放教师绩效增量,教师待遇逐年提高,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按照“应编尽编、应配尽配”原则,建立常态化的教师补充机制,招录专任教师588名。2021年,一次性招录教师406名,配齐配优体音美等专任教师,确保教育人才支撑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创新模式机制,全盘激活动能。打破校际、区域传统办学体制壁垒,组建22个教育集团,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大力推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多个法人联合管理,推进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建立集团化办学动态孵化机制,新孵化长缨路小学等5个教育集团。落实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下沉集团总校“人财物”的统筹调配。集团总校按需设置部门,自主选拔任用中层干部,推行区属学校中层干部管理暂行办法,25所学校自主选拔中层干部67名。以西光中学汇文校区、后宰门小学励志分校、秦川幼儿园电力分园等为代表的集团成员校,在总校“十个一体化”引领下,跑出提质创优“加速度”,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域覆盖再升级。

  深化教育治理,整合优化资源。加快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通过后宰门区域、康乐路区域教育集团的输出带动,引领打造大明宫区域、朝阳门区域新优质学校集群,聚合优势强力推进整体发展。将还建的自弘中学与大华中学合并,高标准建成的“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分校”一年时间实现“新校”成“名校”。2020年,“西安市第四十中学”更名为“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尚德校区”,“西安市第九十二中学”更名为“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弘德校区”,设为两个年级部,进行集中教学管理。毗邻幸福林带的韩森寨小学拆迁还建后,由后宰门小学一长多校,成为后宰门小学幸福校区,今年9月开学,提前一年建成投用。全区集团总校对39所学校实施“一长多校”,完成2批次29所学校“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实现孩子就在家门口“上好学”。

  教师全域流动,强化关键力量。依托教育集团实施教师“区管校聘”,实行“三定一聘”“两层三轮”全员竞聘,形成校内竞聘、教育集团内竞聘、跨教育集团的双向选择竞聘模式,人员聘用一盘棋“算大账”,首批完成310名公办学校教师在全域竞聘“流动”,“学校人”转为“系统人”的工作机制促进了人力资源效应更好地释放。创建“优质均衡”以来,交流校长教师1944名,名师转任交流力度逐年加大。目前,全区拥有35个“名校长+”研修共同体、286个市区校三级“名师+”研修共同体,培养“三级三类”骨干教师933名,正高级教师马骏和李树全被确定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充分发挥出“雁群”集成效应,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持续壮大。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评定特级校长2名、高级校长18名、中级校长15名、初级校长6名,建立以校长职级制为核心的校长管理机制,不断推进教育家办学治校。

  扩增学位供给,提升普及普惠。按照“新建+规范+提升”的工作原则,构建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新格局。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所,政府购买服务幼儿园5所。完成15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9所无证园治理。接收9所企办幼儿园。制定普惠幼儿园分类限价方案,强化集中整治和专项督查,有效遏制民办幼儿园过度逐利现象。2021年,全区普惠性幼儿园占比94%,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96.1%,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3%。实施教师培优工程,坚持开展科学保教“乐享童趣游戏年”、保教人员技能培训、教师专业技能比赛等系列培训,7所幼儿园成为市级师资培训基地园,学前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市前列。

  完善分配体系,激励干事创业。注重“新增绩效工资总量主要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原则,创新实施绩效工资增量发放办法。按照“多劳多得 优绩优酬”原则,建立“教育部门对教育集团、学校对教师双层考核奖励”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差别化发放,搞活用足“二次分配”,激发创先争优实干拼劲。设立专项资金,建立“优秀校长”“优秀教育集团”“优秀教师”奖励机制、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质量提升奖励机制、转任交流教师奖励机制。2020年,教师人均发放绩效奖励6.1万元,共计2.3亿元。同时,建立集团化办学倾斜性保障机制,促进各校齐头并进,保持整体优质发展水平。

  推进智慧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教育信息化驱动教育现代化,先后投资1.8亿元,建成智慧校园、特色课程基地、德系实验室等34个,配备录播教室60个。依托自主研发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动态监测系统,聘任38名责任督学,跟进监测“异常值”,加大督导,精准施策。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立“五系统两平台”智慧教育体系,创建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3所、省市级实验学校23所,大幅提升了全区学校信息化建设共享水平。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常态化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开播名师公益优课,上线优质教育资源10万余件,实现跨校区、跨集团、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2021年,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携手新城区教育局共建“教育现代化改革创新实验区”,加快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为主动应对新高考改革提供强力支撑,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落实“双减”政策,深化“五育”并举。把落实“双减”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区14个中小学“名校+”教育集团牵头抓总,各成员校“一校一策”推动实施。在作业“点”上着力,做到减负增效。由区教研室牵头指导,各校成立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作业审核小组,分年级精准实施“作业革命”。在特色“线”上发力,做到减负增能。因校制宜、因校施策,依托“两室三馆三基地”,即新城区智慧思维创客教室、智慧音乐创客教室,周恩来励志馆、航天科普馆、生命安全体验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设校本特色课程,让学生在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在课堂“面”上聚力,做到减负提质。做优做精“名校+”集团化办学,拓宽优质资源通连共享通道,打造“三个课堂”。深耕“新城好课堂”,拓展“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实现课后服务“提质升级”。在管理“链”上合力,做到减负长效。严格落实教育部门主责和学校主体责任,履行教育督导职能。停办教育培训机构28个,其中学科类培训机构18个。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新城教育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纵深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建设“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教育现代化改革创新实验区”,以优质教育服务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