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瓦房”到“云教室”——乡村学校蜕变之路见证教育公平

“木瓦房”到“云教室”——乡村学校蜕变之路见证教育公平

新华网 胡浩 骆飞

  秋风起,迎新季。地处我国乌蒙山腹地的贵州省黔西市红板小学,校园整洁美观、教室宽敞明亮,已准备好迎接新一届孩子的到来。

  红板小学所在的红板村是中建苗族彝族乡最偏远的村寨,全村少数民族群众占比超七成。早在20世纪50年代,当地政府为解决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上学难的问题,在村里兴办起学校,这就是红板小学的雏形。

  尽管地处偏远,这所村级完小却被保留下来,并且迁入新校址,办学条件越来越完善。

  距离如今干净美丽的校园约几百米,一栋石头砌墙、木瓦盖顶的低矮楼房就是红板小学搬迁前的旧址。历经风雨,校舍已荒废破败,却依稀能窥见往昔办学的痕迹。

  “那时办学条件很艰苦,地面没硬化,墙面没粉刷,学生上学要自带凳子。”红板村村支书瞿开维回忆说,因为是石墙木瓦的结构,教室还经常透风漏雨。

  破旧的老校址镌刻着偏远乡村的办学历程,与其遥相对应的红板小学新校址则见证着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变化。

  “这两年,学校新建了保安室,硬化了剩余的部分运动场地,还新增了不少校园绿化,整个校容校貌焕然一新。”红板小学校长付洪刚说。

  如今的红板小学,不仅办学的硬件基础设施更完善,还“搭上”了信息化教育的快车。记者看到,学校1至6年级的教室里都安装了“班班通”教育信息化设备。学校还接通了专门的教学网络,老师们教学效率更高。

  “从办学基础条件看,我们与城镇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小,学生们享有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也越来越多。”付洪刚说。

  乡村学校的蜕变之路,见证的是教育公平。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始终聚焦困难群体、薄弱环节,瞄准农村、山区和贫困地区,强弱项、补短板。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在不少乡村,“最安全的地方是学校、最漂亮的建筑是校舍、最美的环境是校园”。

  通过全面改造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全国99.8%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20条底线”要求,更多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孩子享受到更好更公平的教育。2020年,全国96.8%的县级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大班额基本消除。

  乡村学校更美了,教师队伍更强了,孩子们也更健康强壮了。“十三五”期间,42.8万名“特岗计划”教师奔赴基层,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流动;受益于营养改善计划,农村孩子长高了,男女生各年龄段平均身高2019年比2012年分别增加1.54厘米和1.69厘米。

  在红板小学,记者看到,位于学校操场旁的食堂里,就餐区、加工区等功能分区相当完备,蒸饭器、电冰箱、消毒柜等电器设备一应俱全。

  “食材由县里每天安排专门的公司配送,每顿‘营养午餐’荤素搭配,肉类、蛋类更是标配,孩子们彻底摆脱了饿着肚子上学的历史。”付洪刚介绍,这几年通过特岗教师计划,学校也不断充实着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活动不再“捉襟见肘”,政府还修建了教师周转房,解决了老师们的后顾之忧。

  “乡村教育发展迅速,尤其地处偏远山区的学校,其立德树人的作用更加凸显。”付洪刚说,乡村教育“点亮”了更多山区孩子的梦想。